如来神力品二十一: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梵音观音海潮音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七回 拜婆须密多女
善财于师子频申比丘尼处,证得师子频申三昧,能如是遍十方界。自是思念:“求善知识决不放逸。”又来至险难国。
险难国于前国大有区别,男女都是油头粉面,妖艳非常,出言淫秽,举动狂放,执手抱腰,吻唇接舌为佳礼,恶听五戒。七十老妪亦涂脂抹粉,八十老翁竞赛风流。善财见到这些很不是滋味,自言道:“如此淫秽浊土,岂有大善知识?”但凭着“求善知识勿生疲懈”的意志,继续前进,来到宝庄严城。
善财入城,问婆须密多住处。众人见了,议论纷纷。有说:“这小子漂亮,婆须密多会满意的。”有说:“看那彬彬有礼的君子样儿,还是离不了婆须密多。”
善财听到一个小伙子对另一个青年说:“你不快去找婆须密多,那小子去了恐没有你的份了。”
那青年回答:“他去了又能玩多久?反正每人只能同婆须密多玩一次。”
善财看见这些动作,听到这些言语,心情懊恼,怪不是滋味。也不急于寻婆须密多女,在街上信步闲行。走到一家门前停下,听到一个老者吟诗曰:
相逢相问有何缘,高行如来一宝钱。执手抱身心月净,吻唇接舌戒珠园。人非人语皆随现,天与天形应不偏。三德已明贪欲际,酒楼花洞醉神仙。
善财听罢大受感动,上前问道:“请问长者,婆须密多女现住何处?”
老者见他品貌不凡,态度谦虚,举止文雅,知非等闲之辈。答道:“市廛(chan)之北,有一广大园林,其中楼房就是婆须密多的住处。”
善财谢过长者,来到林园楼房前,见朱门粉墙,亭台楼阁,广博华丽。进门香气扑鼻,莺歌燕语,宝池游鱼,引人入胜。
忽听环佩叮当之声,走来一群少女。涂脂抹粉,柳眉细腰,丽艳夺目。前面一个,更是鲜艳出众。然而她眉清目秀,鼻正口方,媚而不淫,艳而不浊,更逗人恋而不舍。见了善财,众女一拥而上。善财回避不及,不知所措。又想起老者吟诗:
相逢相问有何缘,高行如来一宝钱。
便上前施礼,众女哗然嘘笑。
前面女人现出淫而不乱的神情,急忙还礼道:“善男子,你从何处来?”
这一问话,解了善财窘迫之危,泰然答道:“我名善财,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前来参访大善知识。”
众女又嘘笑,而前女人止住众女拉善财手,说道:“我名婆须密多,早听文殊师利谈到你,等你多时了。”挽了善财手臂,入楼阁中去了。
众女止步于楼下,只两侍女跟随上楼去。
婆须密多挽善财入室,室内布置雅静,东面梳妆台上一面大镜。婆须密多同善财于西边椅上并坐,镜内现出一对依偎的情人。
侍女送来清茶点心,婆须密多素手拈糖送进善财口内,说:“吃吧!多香甜啊!”
善财慢慢咀嚼,的确香甜适口。
婆须密多问:“我人貌美吗?”
善财毫不在意地答道:“很美。”
婆须密多道:“这里的人都夸我美,向我求爱,可我一个也瞧不起。”
将嘴靠善财耳边道:“你呢?”
善财慢慢答道:“你是很美,可******”
婆须密多将善财搂在怀里,亲吻接舌。
善财本是寡欲之人。经婆须密多挽手拥肩,似乎牵动俗情。待亲吻接舌,善财才感觉一种高尚的慈爱,这不是夫妻的恩爱,而是睡在母亲的怀抱里,接收母亲的抚爱。不单是母亲,而是与广大众生的慈爱。他看见婆须密多象一尊慈祥的菩萨,在教他离贪欲想,发度众生愿。为度众生故,不舍离一切众生,在世间为众生造一切福田。
善财清醒过来,尚坐在婆须密多怀里,感觉心地清凉一丝不挂。回忆老者的诗:
执手抱身心月净,吻唇接舌戒珠圆。
善财此时更坚定了热爱人间,不离人间,为人间广作福田的意志。
婆须密多说:“这地方的人,多贪欲,乐妓艺,不思为人间作福田。我用吻唇接舌,使他们离贪欲想,断除情爱,多造人间福田。”
善财问:“我已发菩提心,造福人间,你使我离贪欲想而热爱众生,不离人间广作福田。若淫秽众生,被你吻唇拥抱,能不生欲情吗?”
婆须密多道:“然也,正因欲情重,而吻唇接舌度之。我已吻你,拥抱于你,你感受如何?”善财默然。
婆须密多道:“我念过去高行如来住世,我与丈夫一宝钱供养如来。当时文殊师利为佛侍者,劝我发菩提心,我以此成就无边善巧方便智,专离众生贪欲际海,随其欲而现身,令离贪欲。善男子,我只知此离欲三昧。你的心愿广大,再往南走,在善度志愿内,有个鞞(bi)瑟胝罗居士,他会教给你造福人间的行。”
善财此时已获无边善巧方便智,又继续南行。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四种僧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3)是諸眾生若臨終時。我不在其前為演說法令心淨者。我於未來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彼眾生命終之後墮三惡道。不生我國受人身者。我之所知無量正法悉當滅失。所有佛事皆不成就。事那羅延者亦復如是

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2)是時眾生各各常聞如是等聲。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世尊。若有諸佛在在處處。遣諸眾生至於佛所。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令得陀羅尼三昧忍辱。即得次第上菩薩位。得於種種莊嚴世界。各各悉得隨意所求取淨佛土。如是眾生悉是我之所勸化者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善知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
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
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
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
法威光独显。今大众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
其必有故。愿闻其意。佛默不应。如是至三
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
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
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噉肉杀生贪味。无有
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
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
鞠育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
性恩善。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
辱仁和。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
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自共于后不修道
德。寺庙空荒无复修理转就毁坏。但贪财物
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
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
比丘尼。无有道德婬劮浊乱男女不别。令道
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
门不修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
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经不诵习。
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为强言是。不谘明者贡
高求名。虚显雅步以为荣冀望人供养。众魔
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
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罪竟乃
出生在边国无三宝处。法欲灭时女人精进
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
视粪土无有信心。法将殄没。登尔之时诸天
泣泪。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死亡者
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
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四十头白。
男子婬劮精尽夭命。或寿六十。男子寿短女
人寿长。七八九十或至百岁。大水忽起卒至
无期。世人不信故为有常。众生杂类不问
豪贱。没溺浮漂鱼鳖食噉。时有菩萨辟支
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
地。恬怕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
护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
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
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
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
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
此之后难可数说。如是之后数千万岁。弥勒
当下世间作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雨润和
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
四千岁。众生得度不可称计。贤者阿难作礼
白佛。当何名斯经。云何奉持。佛言。阿难。
此经名为法灭尽。宣告一切宜令分别。功德
无量不可称计。四部弟子闻经悲惨惆怅。皆
发无上圣真道意。悉为佛作礼而去。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请善读@佛说像法诀疑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度
须跋陀罗竟。诸大菩萨声闻弟子诸大梵王
天龙鬼神诸国王等。一切大众俨然不散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大般涅槃已广说竟。我
向已为普广菩萨说十方诸佛刹土。汝等大
众若有疑者可速问之。无上法宝不久磨灭。
时诸大众闻佛此语。悲泣哽噎不能自止。唯
有证解脱者不能生悲恋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常施。承佛威神从
座而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欲有所问恐
伤圣心。唯愿如来不以为咎。佛告常施。如
来已度世间八法。何须疑也。常施菩萨白佛
言。世尊如来去世后。一切众生不复睹见如
来色身。不闻真法。于未来世中像法之时。善
法渐衰恶转炽然。当尔之时教诸众生作何
福德。最为殊胜
尔时世尊告常施菩萨。善哉善哉。来世众
生甚可怜愍。何以故。一切众生懃苦修行不
会正理。作福弥积获报甚微。善男子。未来
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
者居士婆罗门等。轻贱我法薄淡三宝无有
真实。虽作众善求名求利求胜他。故无有一
念作出世心。善男子。未来世中像法之时。无
量灾变恶事何者是也。一切道俗不识法轨。
檀越设会请僧。遣人防门守户。遮障比丘不
听入会。若贫穷乞人欲入乞食。复障不听。如
此设会徒丧饮食了无善分。复有众生专欲
独善不化众生。见他作善不能随喜助其少
多。如此人辈其福微劣。复有众生见他旧寺
塔庙形像及以经典破落毁坏不肯修治。便
作是言。非我先崇所造。何用治为。我宁更
自造立新者。善男子一切众生造立新者。不
如修故其福甚多。复有众生见他聚集作诸
福业。但求名闻。倾家财物以用布施。及见贫
穷孤独。呵骂驱出不济一毫。如此众生名为
颠倒作善。痴狂修福名为不正作福。如此
人等甚可怜愍。用财甚多。获福甚少。善男子。
我于一时告诸大众。若人于阿僧只身供养
十方诸佛并诸菩萨及声闻众。不如有人施
畜生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无量无
边。善男子。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
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
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
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
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善男子。若复有
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
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
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
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
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无有穷尽。独行布施
其福甚少。善男子。未来世中我诸弟子。乐
好衣服贪嗜美味。贪求利益悭贪积聚。不
修慈心。专行恚怒。见他作善诤共讥嫌。咸
言。此人邪命谄曲求觅名利。若见布施贫穷
乞人。复生瞋恚作如是念。出家之人何用布
施。但修禅定智慧之业。何用纷动无益之事
务。作是念者是魔眷属。其人命终堕大地狱
经历受苦。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受大苦恼。从
饿鬼出五百生身堕在狗中。从狗出已五
百世中常生贫贱。常患饥穷种种诸苦。无有
一念适意之时。何以故。见他施时不随喜故。
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
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
佛。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六波罗蜜皆从布
施以为初首。善男子。譬如有人双足俱折。意
欲远步不能得去。比丘亦尔。虽行五波罗
蜜经恒沙劫。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岸。
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
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
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
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善
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
四摄法中财摄最胜。善男子。我又一时赞
叹持戒。我又一时赞叹忍辱。或复一时赞叹
禅定。或复一时赞叹智慧。或复一时赞叹头
陀。或复一时赞叹少欲。或复一时赞叹声闻。
或复一时赞叹菩萨。如是种种随机不同。未
来世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各执己见迭相是
非破灭我法。诸恶比丘亦复在座演说经法。
不达我深意。随文取义违背实相无上真法。
口常自叹我所说义应着佛意。其余法师诳
惑道俗。作是语者永沈苦海。诸恶比丘见他
修定复作是言。此人愚痴犹如株兀。不觉经
论何所修行。作是语者殃咎累劫。诸恶比丘
为名利故迭相毁呰。诸恶比丘或有修福不
依经论。自逐己见以非为是。不能分别是邪
是正。遍向道俗作如是言。我能知是我能
见是。当知此人速灭我法。诸恶比丘亦复持
律。于毘尼藏不达深义便作是言。毘尼藏中
佛听食肉。善男子。我若解说食肉义者。声闻
缘觉及下地菩萨之所迷闷。凡夫比丘闻之
诽谤故。毘尼藏听食肉者皆是不可思议。善
男子。我从初成道乃至今日。所有弟子处处
受肉食者。凡夫之人实见食肉。复有众生见
诸比丘示现食肉。复有众生知诸比丘食肉
之时深入无量诸对治门。无量比丘断上烦
恼。无量比丘断中烦恼。无量比丘断下烦恼。
无量比丘度脱众生令入佛道。如来教化不
可思议。我从成佛已来。我诸弟子未曾食噉
众生肉也。我于毘尼中听食肉者。定知此肉
不从四大生。不从胎生。不从卵生。不从湿生。
不从化生。不与识合。不与命合。当知世间都
无此肉。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恶比丘。在在
处处讲说经律。随文取义。不知如来隐覆秘
密。善男子。佛出于世令诸弟子食众生肉者。
无有是处。若食肉者何名大悲。善男子。今日
座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如来入般涅
槃。或见如来住世一劫。或见如来住无量劫。
或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或见大身。或
见报身坐莲华藏世界海为千百亿释迦牟尼
佛说心地法门。或见法身同于虚空无有分
别无相无碍遍周法界。或见此处沙罗林地
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见此处金银七宝清
净庄严。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
或见此处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
体。善男子。诸佛出世游行止住。一切所为
皆悉远离世间之相。亦复不离世间显示实
相法。如来所说总含万法。演说一字一句一
音所唱。能令一切众生随种种类种种根性
各得不同所解各异。如来不共之法不可思
议。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如来以自在之力。
随机隐显教化众生。像法中诸恶比丘不
解我意。执己所见宣说十二部经。随文取义
作决定说。当知此人三世诸佛怨。速灭我法。
善男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说世谛法时不
违第一义谛。旨近以标远。立像表玄。诸恶
比丘于此义中不能解了。诽谤不信。随相取
义历劫受殃。是诸比丘亦复自称我是法师
我是律师我是禅师。此三种学人能灭我法。
更非余人。此三种人迭相说过。迭相毁呰。此
三种人入于地狱。犹如箭射
尔时常施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诸比丘何
时当出。善男子我灭度已千年后。恶法渐
兴。千一百年后。诸恶比丘比丘尼遍阎浮
提。处处充满。不修道德。多求财物专行非
法。多畜八种不净之物。身无十德畜二沙弥。
未满十腊已度沙弥。以是因缘一切俗人轻
贱三宝。从是已后一切道俗竞造塔寺遍满
世间。塔庙形像处处皆有。或在山林旷野。或
在道边。或在巷路臭秽恶处。颓落毁坏无人
治理。尔时道俗虽造塔寺供养三宝。而于三
宝不生敬重。请僧在寺不与饮食衣服卧具
汤药。返更于中借取乞贰。食噉僧食不
畏未来三途之苦。当尔之时一切俗人不问
贵贱。专欲于僧中作不饶益侵损恼乱。不欲
拥护。如此人辈永堕三途。善男子。未来世
中一切俗官不信罪福。税夺众僧物。或税
畜生谷米乃至一毫之物。或驱使三宝奴婢。
或乘三宝牛马。一切俗官不得挝打三宝奴
婢畜生。乃至不得受三宝奴婢礼拜。皆得殃
咎。何况驱策挝打。告诸俗官。若有禁防剡
罗输税之处。慎莫令比丘输税。若欲税出家
人者得罪无量。善男子。当尔之时一切道俗
若作福业。应当布施孤老贫困恶病之人。复
次应治破坏塔庙及诸形像。莫问己许他许。
随其力能一切皆治。其人功德不可思议。但
能修故不假造新。善男子。何故未来世中一
切俗人轻贱三宝。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
故。身被法服轻理俗缘。或复市肆贩卖自
活。或复涉路商贾求利。或作画师工巧之
业。或占相男女种种吉凶。饮酒醉乱歌舞作
乐。或围碁六博。或有比丘谄曲说法以求人
意。或诵咒术以治他病。或复修禅不能自一
心。以邪定法占睹吉凶。或行针灸种种汤
药以求衣食。以是因缘令诸俗人不生敬重。
唯除菩萨利益众生
尔时世尊复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中
道俗之中。有诸恶人造立我形像或菩萨形
像。贩卖取财以用自活。一切道俗不知罪福。
买取供养。二俱得罪。五百世中常被他卖。善
男子。未来世中一切众生造立形像。皆不具
足成就众相。或作半身。或手足不成。耳鼻
眼口悉不成就。粗有影向而已。或造塔庙不
安形像。若有破塔坏像更不修治。如此人辈
获罪无量。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于所
住处自共唱制。防禁四方僧合作食限。或一
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一食。是诸比丘命
终堕地狱中饿鬼畜生受苦无穷。复有比丘
若沙弥。以众僧物如形似己有。随意取用。非
时食噉。或与亲友。是诸比丘沙弥。乃至千佛
出世永不闻法。常在三途无忏悔处。若共此
人同住居止。羯磨布萨所作法事悉不成就。
皆当得罪。善男子。若有具犯四重五逆。易救
可忏悔。若侵损众僧一毫一粟。非时食噉。自
在取与。永沈苦海终无出时。或现世得诸衰
恼。若共此人同住居止。日夜得罪。善男子。未
来世中有诸俗入不识罪福。乃以祖父或自
己身所造佛像经书幡花卖与他人用活妻
子。此亦不应买。当尔之时一切俗官有势力
者。捉得此人应重挝罚驱令出国。善男子。未
来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
臣中宫妃后。毁犯禁戒不知惭愧不知忏悔。
以是因缘令法秽浊。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恶
比丘。执着住处如似俗人。护己舍宅。不能
依时三月一移。见有比丘衣钵自随于其住处
满九十日而更移去。诸恶比丘咸作是言。此
比丘志性不定。[跳-兆+参]扰多务狂乱失心。数作移
动。作是语者获罪无量。善男子。未来世中
诸恶起时。一切道俗应当修学大慈大悲。忍
受他恼应作是念。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是我
父母。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是我之兄弟姊
妹妻子眷属。以是义故。于一切众生慈悲愍
念随力救济。若见苦厄众生作种种方便不
惜身命。当尔之时若国王大臣若城邑聚
落主。若势力长者婆罗门等。及有力比丘。应
劝此人不令退转。助其势力莫令恶人为作
留难。不令恶人侵夺财物。如是助者。其人功
德说不可尽。当尔之时悲心布施贫穷孤老
一切苦厄乃至蚁子。其福最胜。善男子。我
若广说布施孤穷病苦功德。穷劫不尽。涅槃
时至。为汝略说
尔时一切大众闻佛说未来世中像法末种
种灾变。身毛皆竖悲号啼泣不能自胜。佛告
大众。止莫悲泣。世间法尔。善必有恶。盛必有
衰。佛复告常施菩萨。且置是事。汝以何相
观如来也。复以何相观众生乎。常施菩萨白
佛言。世尊我观如来。不从先际。不到彼岸。不
住中间。非有非无。非出非没。非色非不色。非
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断。非有漏非无漏。同
虚空等法性。从初成道乃至涅槃。于其中间
不见如来说一句法。然诸众生见有出没说
法度人。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不可以识识。不
可以智知。出过三世不离三世。唯有如来自
觉斯法。我观如来谓若此也。世尊我今观诸
众生四大之相。如空中云。如热时炎。如干
闼婆城。如幻如化。如空聚落。如镜中像。如水
中月。如空谷响。受想行识悉皆如是。世尊
众生心相不可思议。非诸声闻缘觉下地菩
萨之所能知。世尊众生之相。不来不去。非有
非无。非内非外。来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而
常流转。虚妄受苦。皆以众生无始以来深
着我见。以着我故增长渴爱。十二因缘法。长
非无。非内非外。来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而
常流转。虚妄受苦。皆以众生无始以来深
着我见。以着我故增长渴爱。十二因缘法。长
夜受苦无有穷尽。众生之相本来空寂。以是
因缘菩萨于中而起大悲。世尊一切众生善
恶诸业唯一心作。更无余法。我观众生相貌
如是
尔时佛告常施菩萨。善哉善哉。快说是法。
汝今所说佛所亦可。菩萨行四摄六度。应当
如是观众生相。善男子。菩萨布施时。不观
福田及非福田。若见贫苦众生悉皆施与。行
布施时应作是观。不见受者。不见施者。财物
亦尔。三事俱空平等无着。何以故。一切诸
法无我我所行施之时。不望现报。不望未来
人天乐。但为众生求大菩提。为欲安乐无
量众生故而行布施。为欲摄取诸恶众生令
住善法而行布施。复作是观。菩提界相众生
界相。二俱空寂。依文字故度众生得菩提。真
实法中无得无证。善男子。如人夜梦见种种
事。或梦自身被官囚缚受种种苦。生大忧恼
然后得脱。寻复更梦。作大国王威势自在受
大快乐。即于梦中作是念言。我向昨时受苦
如是。今复自在受大快乐。作是念已忽然睡
觉。苦乐之事莫知所在。如此梦事非有非无。
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说
是法时。无量菩萨得受佛位。无量菩萨得入
一生补处。无量菩萨各随所修皆得胜进。无
量人天得四道果。无量声闻入菩萨位。无量
杂类众生发菩提心。善男子。未来世中若四
辈弟子得闻此经生欢喜心。所得功德无量
无边。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好受持慎莫忘
失。此经名为像法决疑。亦名济孤独。如是受
持。尔时大众闻佛所说。一心敬受作礼而去。
各共严辨闍维之具哀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