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观音海潮音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问题:

1.为示有何深意?

2.方便何谓?为何说诸佛若无方便智,不能契度一切众生?

3.恶业障莫非只是三毒之法,或还是有别义?

4.何谓痴慢?

5.邪網又何谓?

6.如何名为善护其心?

7.兹第五缘是针对谁而建立?

23 条评论: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1.为示有何深意?
释:法华经云: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经又云: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开示悟入,虽示一则四耶;开示悟入个个复现复隐,虽一则全,虽全则一。上根智者唯喻得明。诠方便即是一佛乘;虽言毕竟空即是有为生灭法;虽言遍计所执相即是圆成实相。故观经言:三福即是三世诸佛正因也。第一福即是平等后二福耶。世人只重视後二福为最,认为第一福是修人天福报;对佛所示之无上妙理作下劣想,甚为可惜。何以故?您读读以下经文您就心境大开耶。
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
经又云: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夫诸佛所说所示皆是如佛本誓愿无异,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故马鸣菩萨造此论即是禀受着诸佛的敕旨不敢有讳,若众生读起信论能作如是善解明白,则是摩诃衍信根起信兮,何待万劫呢?
吾有一偈颂:
示示示法,何法不如。
开开开权,皆是趣实。
悟悟悟心,直舍方便。
入入入性,诸法皆空。
大乘起信,非唯佛说,
吾等禀敕,亦如是示。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2.方便何谓?为何说诸佛若无方便智,不能契度一切众生?
释:谓一乘教为真实教,三乘教为方便教。一乘教主张一切众生悉成佛果之法,然对根性未熟之众生,则无由直作此施,遂设三乘教,诱导卑近之三乘以立各别之因果,故谓一乘为真实,三乘为方便。
谓天台家观心修行之法,分方便与正修二种,方便有二十五种,正修有十乘观法。二十五方便行分为五科,即:(一)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二)诃五欲:诃色、声、香、味、触五者。(三)弃五盖: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法。以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称为盖。(四)调五事:调心不沈不浮、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饥不饱。(五)行五法: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方便又有云:
(一)指世间善巧方便、出世间善巧方便。
(一)略称世间方便,即菩萨为自利、利他,或二利所示现之种种善巧施为。以此尚有所得、有执着,故称世间善巧方便。
(二)略称出世间方便,即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种种善巧施为。以此为无所得、无执着,故称出世间善巧方便。[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十、大明三藏法数卷六]

 (二)指细作方便、不念方便。
(一)乃为破众生着色身影像相,所显示之二种方便譬喻。分析三千大千世界之微尘,而说善巧,显示色身本为假,是为细作方便。
(二)以诸经所说是诸微尘非诸微尘,是名微尘,达不生念想,远离对色身诸相之执着,是为不念方便。[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中、大明三藏法数卷六]

 (三)指体内方便、体外方便。乃天台宗所立。
(一)法华经所说之方便,在显真实之法者,开方便即真实,是为体内方便,又称同体方便。(二)余经所说,乃对望真实所立之方便,即真实体外之方便,是为体外方便。[法华文句卷三、垂裕记卷二]
夫故方便是契机无定法可言,为度众生达者为是.法华经云: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趋,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自性如来无量功德,用无量亿劫,亦说不尽.故唯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故我常在课堂上说,一心礼拜十方现在一切诸佛所行之不可思议行,即是这个原理兮.佛用种种不可思议方便方法,如何度?如何思?如何见?如何契机?如何念?如何恶?如何秽?如何净?如何短寿度生?如何善逝等等方便方法,皆是我们学人必需一心随喜兮.合十.
吾有一偈颂:
实相本无生,方便随言生,
虽宜亦趣实,善解即佛子;
三际等诸佛,舍宜云何渡?
九法界众生,舍宜云何入?
黠慧诸学人,随闻随执著,
不解法如筏,广说唯知道,
非唯斯执道,一念差则睽.

周倩如 说...

老师,
18/7/10的佛法讨论会只有五位同学参与,但还好每人稍有收获。
1) 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
佛弟子皆以度众生为第一使命,度众生欲心不厌,度众生唯令其善知烦恼何以有生,知道烦恼方能除烦恼,故为教其转念,因 转念即如是认识诸法如是了解心之法。
2) 问: 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当行正念。
当行正念,一切法如故,烦恼亦如,故说烦恼无尽,我愿无穷。
3) 问:云何行于正念?答:当行不生不灭。
当行不生不灭,善解无生之理,法假缘故说有生,缘散示灭,但法久如随缘似有生灭,故说不生不灭,勿随其生灭,逆顺起伏,而做取舍而有苦乐受想思。
4) 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这段不甚善解,我说无有一法心外生,心外之法我说不善,心外无法说不善不生。一切法皆为心生,善法契入心之性,我说其为善法,心法久如不坏故说善法不灭。
5) 问:善不善孰为本?答:身为本。
老子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身者即是五蕴,若不善解其体用,则是吾之烦恼根本大患,但吾之成就做佛亦赖此五蕴,人身难得今已得,唯有善知善用此身此生,七识是佛。
6) 问:身孰为本?答:欲贪为本。
身何以为根本烦恼,皆因欲贪,经云:若取若舍名为贪,故说贪欲为本。
7) 问:欲贪孰为本?答:虚妄分别为本。
取舍之贪,皆因虚妄分别,错用是了别的心识当诸多分别用,建立坚固法我执的根本烦恼。
8) 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颠倒想为本。
众生颠倒想故作虚妄分别,若善知名言乃为显像及表义故而假设施安立,何法有其心量,唯有心之现量分齐随缘而显现故,乃至有心转皆为颠倒想亦是烦恼之本。
9) 问:颠倒想孰为本?答: 无住为本。
既知假设施安立,若不住其心量则事已毕。
10)问: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以无住故,则无根本烦恼,佛说一切法皆为度一切众生烦恼心,众生的烦恼呢是无尽的,万般求其是,穷穷追问其烦恼根本,但胜者方便随顺答之,孰不知一切法立皆随宜帮助众生离烦恼故。
上述所说诸法至终消归无有法可得,但是虽知法空但不碍立一切法方便度脱众生。
感恩老师示教。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周同学轻安:
18/07/10讨论会,同学们有五位;但是从您所承上之言论,似唯只有您周倩如一人独答独撑,其余同学之言论呢?我要知道的是,同学们在这讨论会所参与何谓?不然难知路遥知马力。请再承上五学人初转法轮言论。谢谢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1) 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
佛弟子皆以度众生为第一使命,度众生欲心不厌,度众生唯令其善知烦恼何以有生,知道烦恼方能除烦恼,故为教其转念,因 转念即如是认识诸法如是了解心之法。
2) 问: 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当行正念。
当行正念,一切法如故,烦恼亦如,故说烦恼无尽,我愿无穷。
~~~~~~~~~~~~~~~
反闻机问题:
1.何谓烦恼?众生烦恼何谓?外道烦恼何谓?二乘人烦恼何谓?菩萨烦恼何谓?
2.有烦恼是否可以说就有众生?若无烦恼就无众生吗?那无众生前即无烦恼,为何又会再有众生及烦恼后生呢,这和颠倒错乱说无异啊!您如何解释呢?
3.汝说当行正念即是於法如烦恼亦如,故说烦恼无尽;然而烦恼本性是恼乱身心,烦躁意识,若是无尽,那不是有无尽苦,何乐之有?请不吝解释。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3.恶业障莫非只是三毒之法,或还是有别义?
释:兹说法有二密义。一为增上慢人说。二自性法离善恶法。增上慢人不觉知自心法如外现,随生三毒心所;因以妄为本体,故三毒何睽其妄本体兮。兹是釜底抽薪,径中之径妙法耶。法华经云: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云: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经又云: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何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是四相耶。何谓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耶。为何说四相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呢?请不吝解答
吾有一偈颂:
贪嗔痴三毒,七慢我常说;
别义过量者,深契佛法藏;
阿耨菩提法,四相法何外?
执相诸学人,离相堕四相,
我相等法界,余相亦如是,
法身相如幻,三毒如何生。

周倩如 说...

反闻机问题:
老师,
1.何谓烦恼?众生烦恼何谓?外道烦恼何谓?二乘人烦恼何谓?菩萨烦恼何谓?
答:烦恼是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能令心烦能做恼故名为烦恼。烦恼乃是应其能令心烦作恼诸缘聚集而假设施建立烦恼名言表其义故。众生烦恼因不解缘生故执诸法实有性,在有无两边穿梭成其烦;外道烦恼执有因而生万法,例如九物所生万法,佛教之说非因缘,非自然。二乘人为证偏真涅盘故周旋于断常为其烦恼,不解诸法久如故,不落断常;菩萨留惑润生,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为其烦恼,若证无生之理,烦恼,菩提皆如亦无有一法可得。

2.有烦恼是否可以说就有众生?若无烦恼就无众生吗?那无众生前即无烦恼,为何又会再有众生及烦恼后生呢,这和颠倒错乱说无异啊!您如何解释呢?
答:此问周旋于众生生烦恼,或烦恼生众生,若知一切皆无自性,一切法不生之理,则不会于有生无生,前后所恼的颠倒说,佛如是说乃是随宜方便,何有所执。

3.汝说当行正念即是於法如烦恼亦如,故说烦恼无尽;然而烦恼本性是恼乱身心,烦躁意识,若是无尽,那不是有无尽苦,何乐之有?请不吝解释。
答:我说当行正念乃是善解之正念,因心之作用故有烦恼名言,皆因心故我说其为如,为无尽,烦恼本性乃是心之性,若如是说一切法皆为心之性,何以故唯有烦恼才能恼乱身心,之外他法则不然,又不为其所恼,皆因不善解烦恼,若善解烦恼即菩提,不因法恼人而是不善解心故。若仅有地狱的无尽苦一边之谈,何会有西方之无尽乐可叹,佛善巧说苦与乐乃随顺众生根器,离苦逐乐的方便引导,究竟说所有法皆归寂灭无所得。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4.何谓痴慢?
释:痴无明别称也。慢谓令心高举自胜欺劣。无明又有四种。1.灭相无明.2.异相无明3.住相无明4.生相无明。慢又分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举,总立慢名。行转不同,故分七种。于劣于等,如其次第,谓己为胜,谓己为等;令心高举,总说为慢。于等于胜,如其次第,谓胜谓等:总名过慢。于胜谓胜;名慢过慢。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于无德中,谓己有德;名为邪慢。待续。。(1)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灭相无明谓灭其所恼,使心清净。因随其所灭之法,故有异法为其所恼耶,名为异相无明。所异之相与所恼之相,是为其所适之相,故名为住相无明。因不觉心离灭异住相,随生兹灭异住相,名为生相无明。竖喻而明此微细妙理。黑暗是众人所恼之相,灭黑暗向往光明;黑暗光明是有异,而喜住光明为其所适之相;孰不知灭黑暗异黑暗住光明相皆是生相根本病也。何以故?不解自心现方便随宜义。(待续2)吾有一偈颂:
生住异灭相,迷者是无明;
觉着是中道,四相四句等,
皆是息病句,反溺之难离,
何人能善解?何人弘宣之?
斯是佛使者,众生真善友。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生住异灭无明在本论曰: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伟哉的言论!!何以故无念?无对待故,心外无相故。无初相只因为唯心,故念念无初相;虽言生住异灭,亦是无立;从然言立四无明相,亦是无念平等。何以故?同一真如觉心故。
本论又言: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原来无明之所以有无非是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随生念起;然虽念有生,其念亦是无自念相。何以故?不离本觉故(不离心故)。待续3.。。
吾有一偈颂:-

四无明等相,不离真如相;
心生无初相,念相亦如是;
惑者以为生,觉着觐如幻;
一切言说句,不离觉不觉;
譬如开锁楔,则离一切著。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灭相无明是不自觉自心外现相,对初学人必定所修之方法。何以故?离其所认为劣或所困之境,当心境平静则堪入一佛乘大乘法。这些学人会灭念,灭烦恼,离苦,离秽土,灭五蕴,灭十二入,灭十八界,灭五六七识,灭杀盗淫,,灭恶见等等灭相修学法。众生之所以有这些诸念行皆因不解前尘如何无明建立,故一切行念皆不离前尘。前尘如幻,若只是长劳修如幻前尘,於无上自觉实境如何契入兮。故佛方便立灭相说皆是趣向如来实境。法华经云: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经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经云: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 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吾有一偈颂:
灭相无明法,乃至清净法,
皆是息病法,若取若舍行,
总通净秽行,佛深密述教,
已漏尽身子,闻音亦息恼;
吾等卑陋慢,实是障道因。
一心随喜心,千佛共赞叹。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复答反闻机问题:
烦恼是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能令心烦能做恼故名为烦恼。
烦恼乃是应其能令心烦作恼,诸缘聚集而假设施建立烦恼名言表其义故。
(烦恼乃是因其能令心烦作恼,随众生缘假设施建
立烦恼名言种子义。)
~~~~~~~~~~~~
问:烦恼有迁变义。为何作如是说?因能令心烦作恼故;故随您解释烦恼,作迁变意解释。然而烦恼迁变是恼乱意;净法亦有迁变意。何以故?净法令心轻按平静;亦有同等迁变义,与烦恼有迁变义无异。若如是,我们不能一处说烦恼迁变令心烦作恼,故要息之;然净法迁变令心轻按平静而住之;这如是认识不是一处生一处不生根本二见无异兮。亦随生住相无明。请不吝再解释。

周倩如 说...

老师,
答:若如是解释诸法并执其迁变义,众生因不善解诸法,所谓五法的名;相;妄想(分别);正智;如如。不善者仅随法名,法相,做虚妄分别,执着法实体的心量故,每每与法的名相起伏而有烦恼或是平静之受,所谓迁变。但善解者则随法名,法相,善了别故,用正智正观法名法相,诸法名法相乃是用遍计所执智,了别诸法,了了分明别类以表义显境故,而假借名言遍计所设施安立的诸法名,法相,因假设施者故无有能执之量。我亦如是善解诸法之性如,何以作如是说性如?乃因诸法唯有心之性,何以说相如?相如乃是说明诸法乃心分齐显相,心起之妙用,诸法具心之性,乃由心分齐显相,性相不离心故,正是性相一如的如如第一义谛。
如如第一义谛,即是无生之理,祗因心故而说无生,若如是观法作无生解,何有法能息灭? 何有法能住? 更何有一处生一处不生根本二见?因善解无生故,诸法久如,法不得坏故。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生非不生。因设假故有诸名如生,住,息等等表义,此乃显诸心之法逼附的体,相,用三分实相究竟妙用之理,超世间生不生二见。
感恩赐教!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2.有烦恼是否可以说就有众生?若无烦恼就无众生吗?那无众生前即无烦恼,为何又会再有众生及烦恼后生呢,这和颠倒错乱说无异啊!您如何解释呢?
答:此问周旋溺于迷惑众生随烦恼生,或无烦恼生众生,若知一切法离有无生,则是我说不生义。有生无生皆是虚诳法,全都是无自性法;若再言前后生法已是第二重颠倒说。诸佛如是胜义随宜方便说,学人善解后何执冥生。
法华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如是圣法,今世得闻,皆是因得善知识故。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3.汝说当行正念即是於法如烦恼亦如,故说烦恼无尽;然而烦恼本性是恼乱身心,烦躁意识,若是无尽,那不是有无尽苦,何乐之有?请不吝解释。
答:我说当行正念乃是善解之正念,因不守心故有烦恼名言。心如故说诸法无尽如。烦恼无性随执成性,如是说则明心见性。何以故?心不生烦恼乃至不生净法,因睽心故言烦恼,因随顺心自性,故言净法。用净法楔出染法是初正念随顺摩诃衍行。净法不住为第二正念随顺摩诃衍行。任运净染二法是第三正念随顺摩诃衍行。善解心方言烦恼即菩提,不解心则为净秽二法所恼。若仅有地狱无尽苦一边之谈,何会有西方之无尽乐可叹。何以故?心外无地狱及西方故。佛善巧说苦乐法乃随顺众生根器,立离苦逐乐皆是诸佛所赞叹法,若有所说皆趣自觉寂灭一佛乘毕竟空无所得故。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令心高举,总立慢名。慢又分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何谓令心高举,总立慢名。有根本说,持心法为至高无上法,余法为劣;故说高举心法,总立慢名。一切法皆因心得立,然而若无尘法(三乘法)则无能彰心耶。亦如佛不说三乘法亦无能巧渡众生。
从佛教历史各宗各派,各派皆说自派自宗殊胜,余派皆难能成就。净土宗等宗门教下亦如是。然而其祖师是否无能善解佛善巧随宜说法否?答案肯定是善解;然而为何後後学人在弘扬佛法时,皆是犯上无痴慢兮?把佛胜义密因随宜说法沦为慢上慢之佛法;只因心量故,又不读多经故,甚为可惜。
经云: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诸菩萨众、其形亦小,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轻彼国、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诣娑婆世界,皆是如来之力,如来神通游戏,如来功德智慧庄严。从此经文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世间诸多学人,皆认为此裟婆世界是下劣世界,愿舍离作生或在别国弘扬说法。孰不知道已犯微细卑陋慢。经云: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敝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嗔浊、谄曲,心不实故。
您看看连这些已授记之人,都舍离此裟婆世界;更何况我们这些黠慧学佛人如何不犯上慢呢。呜呼哀哉!未学佛前此慢不生,学了一些佛法就自以为是,世间人大宗教大法师,有名说法人。您看看妙音菩萨不生下劣想,就是最佳的妙音兮。
药王菩萨等在经云: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多伟哉誓言。若无此誓言,你我等如何有机缘得闻此法华妙法呢。
经又云: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慢之一句是障碍我们入法华一佛乘门,佛在说此法华妙义时,亦多人生起怨嫉之心,更何况佛入灭后;故我们不可不谨慎兮。法师品云: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吾有一偈颂:
慢之一句,障大雄门;
未学佛前,谦虚感恩;
若干学佛,慢字随生;
别成狱业,不轻品述。
是故我说,诸学人兮,
礼拜忏悔,存疑卑下,
宝殿钥匙,您承愿否?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4) 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这段不甚善解,我说无有一法心外生,心外之法我说不善,心外无法说不善不生。一切法皆为心生,善法契入心之性,我说其为善法,心法久如不坏故说善法不灭。
~~~~~~~~~~~~~~~
此答做二解。1.意贪嗔痴,口四语,身杀盗淫不善之法不生。根本五善,十善业,十一善心所,七圣财,六度等善法不灭。
2.执心外有法为不善故不生。心本善本如,故一切法本善本如为不灭。
吾有一偈颂:-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善不善法,诸圣赞法;
愚昧凡夫,沦为二见。
一心本善,斯息病说,
一心受染,亦复如是;
一心绝待,善不善如。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5.邪網又何谓?
释:邪睽离耶。邪即是拨无因果,有造物者,认为因缘或自然为生因,认为一切法皆是空,认为四大种是生万法不灭等邪网见。
经云: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 迷惑不受教。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邪见是与慢心所形影不离,何以故?愚昧凡夫未学人,不知何谓佛法及诸法实相,如何生起邪见呢?只有我慢自矜高后,邪见网就立杆彰显,而不自知。。。(待续)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经云:佛告大慧。世间言论。种种句味。因缘譬喻。采习庄严。诱引诳惑愚痴凡夫。不入真实自通。不觉一切法。妄想颠倒。堕于二边。凡愚痴惑而自破坏。诸趣相续不得解脱。不能觉知自心现量。不离外性自性。妄想计著。是故世间言论。种种辩说。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诳惑迷乱佛告大慧。我不说世论。亦无来去。惟说不来不去。大慧。来者趣聚会生。去者散坏。不来不去者。是不生不灭。我所说。不堕世论妄想数中。所以者何。谓不计者外性非性。自心现处。二边妄想。所不能转。相境非性。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无相。无作。入三脱门。名为解脱。
经又云:一切世间论  外道虚妄说  妄见作所作  彼则无自宗   惟我一自宗  离于作所作  为诸弟子说  远离诸世论   心量不可见  不观察二心  摄所摄非性  断常二俱离   乃至心流转  是则为世论  妄想不转者  是人见自心
大乘起信论乃至修多罗皆是同说间说此妙理,破我们邪见网。(待续完)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6.如何名为善护其心?
释:善护其心有二。1.开示2.悟入。何谓开示善护其心?一切诸佛及菩萨皆是如是广狭开示宣说心法。恒开示欲令一切众生善知色法与心法非异非不异。恒开示令众生善解佛密因随宜说法,即是善护其心。
众生闻法奉行皆是如是悟入法性离我我所即是名为善护其心。不住无为不尽有为即是善护其心也。虽念念持名佛号即是心生如外念名为善护其心。虽知不觉无明等法而无畏惧,何以故?因善悟入心本离觉不觉无明观,故名为善护念其心。内外前尘结业性自性相皆是无性,故名为善护其心。
吾有一偈颂:
诸圣宣法,唯说虚妄;
迷昧众生,随生颠倒;
开示悟入,三乘一乘,
息病之句,亦是圣谛;
莫随尘纷,真善解心。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7.兹第五缘是针对谁而建立?
释:兹第五缘是针对前七地以下一切学人所说。
1.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是故第七名远行地。因之前有缺有间有相作意,与清净实相地尚远,故巧用方便消其微细毛病。
2.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因有前相作为流转,及无相多修作意,前境界方现前,亦不能离藏识器界境。
3.由即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艰难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极难胜地。
4.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焰。是故第四名焰慧地。因未深知烦恼本空,故方便用菩提分法,烧诸烦恼薪。
5.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
6.远离一切微细犯戒。是故第二名离垢地。一切法本寂灭无为,不解故方便建立离垢远离修。
7.成就大义得未曾得出世间心生大欢喜。是故最初名极喜地。因使众生生大欢喜出离心,是为方便第一极喜地。
须陀洹:意译入流、预流,四果中之初果。指凡夫初入“圣道”,断尽三界见惑,能相续流向涅盘。
  斯陀含:意译一来、更来,四果中之第二果。指已悟断欲界九地思惑中的前六品,尚要在欲界的人间和天上各受生一次。
  阿那含:意译不来、不还。四果中之第三果,指已悟断欲界九地思惑中的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
  阿罗汉:简称罗汉,四果中之最后一果,指达到声闻极果,永入涅盘,不再来生三界。
夫此初果乃至四果皆是不离有烦恼可断有涅槃可证。只因不自觉自心生法如外现,妄成烦恼和涅槃。然不示方便,众生处苦难渡,更何况是遍真涅槃兮。
三有众生从非想非非想天众生至地狱众生,起心动念亦是 不离有无欲念耶。为使这些众生出离其本苦境界,方便处处随宜说法,使其等得趣正见之网。经云:若但赞佛慧,众生没在苦。又云:众生未离苦道,如何善解圣慧。故说诸佛若不用方便慧渡众生,实无众生得渡兮。
吾有一偈颂:
恶业护心,邪网无生,
远离受持,圣贤三途,
无为涅槃,分位差别,
如是等法,随方便示。
诸圣师子,授记说法,
亦是承敕,佛佛相传,
马鸣愚学,何敢睽旨。
八地以上,至妙云地,
随离方便,圆用方便。

匿名 说...

梁岐阜同学说:
伟哉的22篇articles,人家用这麽多心血解释,我们真是要好好细读消化它,方不辜负己灵啊。谢谢,老师。从以前到现在卢老师文字弘法,偈颂,后学真是望文莫及。不过我会很努力。

匿名 说...

梁岐阜同学说:
请问卢老师什麽是一阐提?经典里常常读到有说不可思议,这些道理我们应该怎样明白。谢谢。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