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观音海潮音

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2)是時眾生各各常聞如是等聲。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爾時眾生愚癡自在。自恃端正種姓豪族。有諸放逸慳吝嫉妒。墮在黑闇五濁惡世。厚重貪欲瞋恚愚癡憍慢慳吝嫉妒。非法行欲非法求財。行邪倒見。離聖七財。不孝父母。於諸沙門婆羅門所不生恭敬。應作不作。作不應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不勤修集於三福處不樂三乘。於三善根不能修行。專為三惡。不修十善勤行十惡。其心常為四倒所覆。安止住於四破戒中。令四魔王常得自在。[漂*寸]在四流五蓋蓋心。當來世中如是眾生。六根放逸行八邪法。入大罪山起諸結縛。不求天上人中果報。邪倒諸見趣於邪道行於五逆毀壞正法誹謗聖人離諸善根。貧窮下賤無所畏忌。不識恩義失於正念。輕蔑善法無有智慧。不能學問破戒諛諂。以嫉妒心於所得物不與他分。互相輕慢無有恭敬。懶惰懈怠諸根缺漏。身體羸劣乏於衣服。親近惡友處胎失念。以受種種苦惱故惡色燋悴。其眼互視無慚無愧。互相怖畏於一食頃。身口意業所作諸惡無量無邊。以能為惡故得稱歎。爾時眾生專共修集斷常二見。堅著五陰危脆之身。於五欲中深生貪著。常起忿恚怨賊之心欲害眾生。心常瞋惱穢濁麤朴。未得調伏慳吝貪著。不捨非法無有決定。互相畏怖起於諍競。以穢濁心共相殺害。遠離善法起無善心作諸惡。業於善不善不信果報。於諸善法起違背心。於滅善法生歡喜心。於不善法起專作心。於寂滅涅槃起不救心。於持戒沙門婆羅門所生不敬心。於諸縛結起悕求心於老病死起深信心。於諸煩惱起受持心。於五蓋法起攝取心。於正法幢起遠離心。於諸見幢起豎立心。常起相違輕毀之心。共起鬪諍相食噉心。各各相違共相侵陵。攝取怨恨惱亂之心。於諸欲惡起無厭心。於他財物起嫉妒心。於受恩中起不報心。於諸眾生起賊盜心。於他婦女起侵惱心。

是時眾生。一切心中無有善願。是故常聞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疾病聲。老死聲。惱害聲。八難聲。閉繫聲。杻械枷鎖縛束聲。奪他財物侵惱聲。瞋恚輕毀呵責聲。破壞眾人和合聲。他方國賊兵甲聲。飢餓聲。穀貴偷盜聲。邪婬妄語狂癡聲。兩舌惡言綺語聲。慳貪嫉妒攝取聲。若我我所鬪諍聲。憎愛適意不適意聲。恩愛別離憂悲聲。怨憎集聚苦惱聲。各各相畏僮僕聲。處胎臭穢不淨聲。寒熱飢渴疲極聲。耕犁種殖匆務聲。種種工巧疲厭聲。疾病患苦羸損聲。是時眾生各各常聞如是等聲。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於賢劫中壽百二十歲。如是眾生業因緣故。於娑婆世界受其卑陋。成就一切諸善根者之所遠離。娑婆世界其地多有鹹苦鹽鹵土沙礫石。山陵堆阜谿谷溝壑。蚊虻毒蛇諸惡鳥獸充滿其中。麤澀惡風非時而起。當於非時惡雹雨水。其雨水味毒酢鹹苦。以是雨故生諸藥草樹木莖節枝葉華果。百穀諸味皆悉雜毒。如是非時麤澀惡濁雜毒之物。眾生食已增益瞋恚。顏色燋悴無有潤澤。於諸眾生心無慈愍。誹謗聖人各各無有恭敬之心。常懷恐怖共相殘害生惱亂心。噉肉飲血剝皮而衣。執持刀杖勤作殺害。自恃豪族色相端正。讀誦外典便習鞍馬。善用刀槊弓箭射御。於自眷屬生嫉妒心。若諸眾生修習邪法受種種苦。世尊。願我爾時從兜術天下生最勝轉輪王家。若自在王家處在第一大夫人胎。為諸眾生調伏其心。修善根故尋入胎時放大光明。其光微妙遍照娑婆世界。從金剛際上至阿迦尼吒天。令彼所有諸眾生等。若在地獄若在畜生若在餓鬼。若在天上若在人中。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悉願見我微妙光明。若光觸身亦願得知。以見知光故。悉得分別生死過患。勤求無上寂滅涅槃。乃至一念斷諸煩惱。是名令諸眾生初種涅槃之根栽也。願我處胎於十月中。得選擇一切法入一切法門。所謂無生空三昧門。於未來世無量劫中說此三昧。善決定心不可得盡。若我出胎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彼諸眾生我當拔出令離生死。如是等眾悉令見我。雖處母胎滿足十月。然其實是住珍寶三昧。結加趺坐正受思惟。十月滿已從右脅出。以一切功德成就三昧力故。令娑婆世界從金剛際上至阿迦尼吒天六種震動。其中眾生或處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悉得惺悟。

爾時復有以微妙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亦得惺悟無量眾生。若有眾生未種善根。我當安止令種善根。於涅槃中種善根已。令諸眾生生三昧芽我出右脅足蹈地時。復願娑婆世界從金剛際上至阿迦尼吒天六種震動。所有眾生依水依地依於虛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在五道者悉得惺悟。若有眾生未得三昧願皆得之。得三昧已。安止令住三乘法中不退轉地。我既生已。於娑婆世界所有諸天梵王魔天。忉利諸天及日月天。四天王諸大龍王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化生神僊夜叉羅剎。悉令盡來共供養我。令我生已尋行七步。行七步已。以選擇功德三昧力故。說於正法令諸大眾心生歡喜住於三乘。於此眾中若有眾生學聲聞者。願盡此生便得調伏。若有習學緣覺乘者。一切皆得日華忍辱。有學大乘者。皆得執持金剛愛護大海三昧。以三昧力故超過三住。我於爾時悕求洗浴。願有最勝大龍王來洗浴我身。眾生見者即住三乘。所得功德如上所說。我為童子乘羊車時。所可示現種種伎術。為悟一切諸眾生故。處在宮殿妻子綵女五欲之中。共相娛樂見其過患。夜半出城除諸瓔珞嚴身之具。為欲破壞尼揵子等諸外道師。恭敬衣服故我著袈裟至菩提樹下。眾生見我處於菩提樹下。皆悉發願欲令我速以一切功德成就三昧力說三乘法。聞是法已。於三乘中生深重欲勤行精進。若有已發聲聞乘者令脫煩惱。要一生在當於我所而得調伏。若有已發緣覺乘者。皆悉令得日華忍辱。若有已發大乘之者。皆得執持金剛愛護大海三昧。以三昧力故超過四地。我自受草於菩提樹下敷金剛座處。結加趺坐身心正直。繫念在於阿頗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入出息停住寂靜。於此定中一日一夜日食半麻半米。以其餘半持施他人。我如是久遠修集苦行。娑婆世界上至阿迦尼吒。聞我名者皆到我所供養於我。我如是苦行如是等眾悉當為我而作證明。若有眾生於聲聞乘種善根者。

3 条评论: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五濁: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 命浊。

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

三福:三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俱舍论十八,一、施类福。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也。二、戒类福。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也。三、修类福。修禅定,以感解脱之福果也。

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三善根者:谓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

三恶:贪,嗔,痴。又云:指人之三种恶心。人有此三恶,故甚难加以教化。即:(一)心性狠毒鄙陋,不能接纳善言。(二)器量狭小,常怀嫉妒,畏惧他人优胜于己。(三)若知他人胜己,耻而不加咨问

十善十恶:十善即十善业,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白业道。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十恶业道、十黑业道。十恶业道即:一、杀生。一、 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顺序,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属意业者三。

四(颠)到: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二。二乘之四倒: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也。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也。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也。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也。涅槃经二曰:‘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

四破戒:破杀,盗,淫,妄戒。

四魔: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

四流:一见流,三界之见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五蓋: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举盖。疑盖。何名为盖。能覆行人。名之为盖。盖掩其心。令不明了。是名为盖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八邪法:八正道之對稱。即身、語、意等所犯之八種誤謬。又作八邪支、八邪法。略稱八邪。即:(一)邪見,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聖人等之見解。(二)邪志,又作邪思惟,指欲、恚、害等之思惟。(三)邪語,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四)邪業,指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五)邪命,指不如法之生活。(六)邪方便,又作邪精進,指為惡事所作之方便精勤。(七)邪念,指不如法之觀念。(八)邪定,指非正定之定。以上八者,乃凡夫外道所常行,求涅槃者悉皆捨離。

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是为五欲也。人天福报受五欲乐。修道之人舍而不著。

八難: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

贤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kalpa(劫波)之略称,又译作时分。即千佛贤圣出世之时分。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悲华经卷五对贤劫一语有所解释(大三·一九九下):‘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多有贪欲、嗔恚、愚痴、憍慢众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又据贤劫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千佛因缘经等载,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弥勒以下,直至楼至等千佛,次第于贤劫中兴出。

裟婆世界: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兜术天:又名兜率天,兜率陀;分内外院。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于五欲皆知足也。这里说的是兜率内院。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于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于此,已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弥勒上生经曰:‘尔时此宫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从座起,遍礼十方佛,发弘誓愿:若我福德应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令我额上自然出珠。既发愿已,额上自然出五百亿宝珠。

轉輪王: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其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如其次第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即金轮王为四洲,银轮王为东西南之三洲,铜轮王为东南之二洲,铁轮王为南阎浮提之一洲也。

阿迦尼吒天: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报身佛在此界度菩萨们。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常不轻@一心法华 说...

三昧:三摩地,正定摄心不散乱。

六种震动:六种震动者。动起涌三种是形。震吼击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一种。故言震动。六种复各有三相。遂成十八种震动之相也。一动动者。摇扬不安之谓。动有三相。一方独动名动。四方俱动名遍动。八方齐动名普遍动。二起起者。自下渐高之谓。起有三相。一方独起名起。四方俱名遍起。八方齐起名普遍起。三涌涌者。忽然腾举之谓。涌有三相。一方独涌名涌。四方俱涌名遍涌。八方齐涌名普遍涌。四震震者。隐隐出声之谓。震有三相。一方独震名震。四方俱震名遍震。八方齐震名

七步:悉达多太子于无忧树下降生时,向四方各行七步,以示其为世上无与伦比之胜者。大般泥洹经卷三举出四方七步之义,即:(一)东行七步,表示将为众生之导首。(二)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最上之福田。(三)西行七步,示现永断无尽的生老病死诸苦之最后身。(四)北行七步,示现已度化诸有生死。上述四者加上四维行七步、上行七步、下行七步三者,则称为周行七步。